昨日,紹興舉行紹興黃酒新品上市暨“越酒行天下”推進活動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江南大學校長陳衛,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,紹興市主要領導共同啟動“不上頭”黃酒新品上市并簽字封壇。同日,紹興市政府與江南大學新一輪全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。江南大學的食品專業很強,目前已成立江南大學紹興研究院,本次紹興“不上頭”黃酒新品,也得益于江南大學研究團隊的成果。
近幾年,紹興一直把黃酒視為城市的“金名片”,要求黃酒企業守正創新、開放開拓,加強“紹興黃酒”品牌保護,加強技術創新、產品創新、營銷創新、文化創新,加快推動黃酒產業經典傳承和創新發展。
不過,需要正視的是,即便紹興從官方到民間四處吆喝,紹興黃酒名聲很響,但黃酒卻一直走不出長三角。據陳衛統計,目前黃酒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,根據2018年的數據,其中上海2家,銷售額6.89億元;安徽5家,銷售額8.07億元;江蘇18家,銷售額13.87億元;“大戶”肯定是浙江紹興,2018年有80家黃酒企業,銷售額超過51億元。雖然山東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南、江西、甘肅等地也有黃酒企業,不過相比長三角,企業數量少和銷售額較低。另外,黃酒消費市場也集中在蘇浙滬,2019年黃酒三大上市公司古越龍山、會稽山和金楓酒業的銷售收入中,蘇浙滬地區占比分別為69%、90%和92%。
即便在酒業內部,黃酒產業也是“非主流”。黃酒產業體量小,2018年為例,釀酒工業總產值1萬億,黃酒僅占2%;2011到2016年黃酒產業快速增長,近幾年銷售額增長停滯,甚至下降。
陳衛認為,黃酒產業一大弊端是各自為業、以鄰為壑,沒有形成行業的空間集聚和要素整合。黃酒產業應該是包括原料種植、黃酒生產商、經銷商、包裝、旅游、文創、運輸、科研院所等多個方面,但如今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往往主要關注黃酒生產商,只有全行業聯動健康發展才能形成合力,促進黃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。另外,雖然大家都說黃酒文化是紹興最具特色的文化表達之一,但迄今為止,很少有人思考黃酒的文化屬性和核心價值,也沒有提煉概括和推出足以反映黃酒文化內涵的宣傳口號、文化符號、形象設計等。
怎么辦?陳衛呼吁,要講好黃酒故事,復興黃酒產業。一個比較好的抓手是紹興的黃酒小鎮,也許能聯合各黃酒企業的力量,提升黃酒產業鏈。今年6月,紹興黃酒小鎮開發項目投資合作啟動,越城區人民政府與北京融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、深融文旅投資(深圳)有限公司簽訂黃酒小鎮開發投資合作協議。根據協議,紹興黃酒小鎮將以“世界級黃酒品牌標桿、中國黃酒文化復興高地、中國黃酒產旅數字融合典范”為總體目標,激活“酒經濟、旅經濟、夜經濟”,再現“醉里水鄉、戲里水鄉、夢里水鄉”的生動場景。該項目將圍繞花雕里、越紅里、?臺里三大板塊進行開發建設,總投資達到320億元,總建筑面積超100萬平方米。黃酒小鎮一期將于2022年9月亞運會前建成開園。黃酒小鎮所在的東浦古鎮,是紹興黃酒的發祥地之一。鼎盛時期,東浦古鎮擁有酒坊530余家,年產黃酒三萬余缸,占紹興黃酒總產量三成以上。
欄目主編:孔令君 文字編輯:孔令君 題圖來源:袁云 攝
內文圖片為袁云攝
來源:作者:江南